8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会上表示,全国碳市场自启动以来运行平稳,交易价格从首日开盘价的每吨48元上升到8月17日收盘价每吨51.76元;开市1个月来,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702万吨,累计成交额3.55亿元。下一步,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将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逐步纳入更多的高排放行业。
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市场手段,也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的制度创新和重要政策工具。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生态环境部把全国燃煤发电行业2162家企业纳入到了碳市场的范围,总共覆盖了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和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相比,碳市场既能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够为减碳提供经济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碳减排的关系提供有效的政策工具。为了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我国从2011年开始就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七个省市开展了地方的碳市场试点,主要是探索碳市场管理的制度体系。通过多年试点,在碳排放核算、配额分配、核查、履约清缴这些制度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全国碳市场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虽然有很多年的试点基础,但对于全社会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存在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也还有很多短板和不足。”黄润秋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修订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技术规范体系,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二是强化市场管理,加强碳排放数据的质量管理,强化相关制度的执行落实,加强对全国碳市场各个环节的监管,有效防范市场风险。三是拓宽覆盖范围,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逐步纳入更多的高排放行业,逐步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提升市场的活跃度,一步一步往前推进有关工作。
【转载声明】:本平台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我们将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转载行为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同意转载,请来信告知:qbw@fiberglass365.com。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微信公众号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保留本平台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